发布时间:2025-09-11
探访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2025陕西黄河文化旅游月系列报道之五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陕北佳县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黄土地上,一座融合黄河与黄土色彩的现代化博物馆坐落于黄河岸边,以黄河涛声作伴,十二时辰珍藏黄河记忆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母亲河的千古传奇和文化故事。

a5df9809f77d369459a4af0816eecca1.jpg

 这座名为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的重大项目,经过多个项目专班合力筹备,于2023年9月29日试运营,10月27日,由国家文物局领导宣布正式对公众开放,此后迅速成为黄河流域标志性文化场馆,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16780平方米,布展面积11660平方米,共计收集各类文物2852件(组),从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治黄历程等方面系统展示着母亲河的前世今生。展陈包括《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河汤汤睇四方》《文明曙光耀九州》《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黄河安澜海晏清》《“昂米”就在岸上住》等一个序厅、四个主题展厅、一个专题展厅等。

49ebb27d44828e9d5d91c9213d806ace.jpg

为了全方位展现黄河历史和现代风貌,让观众能够多维度体验黄河的波澜壮阔和文化特点,该馆在展陈策划上打破传统束缚,引入机械模块、AR等数字技术,用等同黄河长度的5464块机械模块组成矩阵展示黄河全貌,用80米巨形画卷形象展示黄河风景,引入全息技术展示黄河历史,采取众多科技手段增加黄河与人互动体验,让人们亲身体验“黄河落天走东海”的宏伟气势,形成了“文物+科技+艺术+互动”的展陈模式。2023年12月9日获得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授牌——陕西工作站(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2024年5月18日,“长河万古流——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基本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现已成为黄河主题文化研学热点。

陕西作为黄河中游的中心省份,黄河在这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灿烂文化。博物馆特别设置的《“昂米”就在岸上住》专题展厅,通过陕北窑洞、佳县古渡、民俗风情等本土视角,系统呈现了‘陕西黄河之旅’线路中生态传承、文化活化与可持续旅游的三位一体发展成果。    

这座令人瞩目的黄河文化艺术殿堂落地佳县,既有地质地理和人文积淀的必然,也有佳县黄河儿女始终坚毅前行的特质使然。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曾诞生了天下皆知的《东方红》,代表黄河力量的《黄河船夫曲》等。1947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佳县黄河岸边发出了“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的深情感慨。今天,这13个大字被镌刻在博物馆入口的大理石上,定格在景区通往黄河岸边的墙体之上。也正是这句源自毛泽东主席在佳县期间的重要论述,为这座珍藏黄河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增添了更多魅力。

e189b88e53dbf391124d012a7ffad8bc.jpg

如今,以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为主体的东方红黄河文化景区(原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已成为佳县文旅融合发展的亮丽名片。景区内的东方红阁是俯瞰黄河全景的绝佳位置,可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壮阔景色尽收眼底。博物馆周围、通往河岸的景观步道旁,点缀有讲述黄河故事、传说和转战陕北场景的精美浮雕,引导游客在漫步中感受历史脉搏。配套建设的东方红步行街,集文化展示、旅游休闲、特色购物于一体,也已成为体验黄河文化的重要场所。

金秋时节,黄河岸边红枣挂满枝头,佳县一片丰收景。9月19日,丰富多彩的2025陕西黄河文化旅游月将在东方红广场(博物馆门前)隆重启幕。作为本届文化旅游月的主会场,黄河流域各地旅游业界代表将云集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开展系列活动,博物馆也将特别举办《黄河的回响》第一缕阳光国际风情展,展现大河文明与世界的对话,用光影艺术与展陈联动,弘扬精彩纷呈的黄河文化。

据《中国黄河旅游年鉴》编辑部介绍,“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最美那道湾在黄河人的心坎上”。 9月19日,让我们相约佳县,在"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中,共同感受母亲河的千年脉动,见证2025陕西黄河文化旅游月的盛大启幕!


来源:西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