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围绕2026 年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密集开展系列培训活动,通过专业赋能提升综合实力,为创建 4A 级景区目标筑牢基础。
一、聚焦定级评估系列培训筑牢专业根基
为全面对接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提升全员业务素养,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分阶段组织针对性培训,覆盖全体干部职工。
7月2日至3日下午16:00-18:00,博物馆在城市会客厅举行定级评估培训,特邀陕西历史博物馆合作发展部副主任梁敏担任指导。培训围绕定级评估核心指标、流程规范及重点难点展开,系统解读评估体系,为工作人员明确工作方向。
培训中,梁敏老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定级评估关键环节,强调文物征集、保护、研究与展示等方面的重要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参训人员认真聆听、积极互动,就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梁敏老师深入交流,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通过此次培训,工作人员不仅加深了对定级评估标准的理解,还掌握了更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博物馆将持续跟踪培训效果,确保所学知识切实转化为工作实效。
二、双轨并行促提升标准对标与能力建设协同发力
(一)对标一级博物馆标准精准优化发展路径
7月31日上午 10:00-12:00、下午 15:00-17:00,城市会客厅开展专题讲座。榆林学院管理学院教研室主任张霞教授以《4A 级景区创建标准、措施及路径对标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标准、评定流程的自我评价及优化措施》为题进行深度讲解。
张霞教授作为西交大博士生、陕西省人力资源协会副会长,拥有国家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智慧旅游管理师等多项资质,兼具丰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经验。她结合4A 级景区创建的成熟体系,从硬件设施、服务规范、管理机制等维度,指导博物馆开展自我评价。
此次讲座为博物馆构建“对标 — 自评 — 整改” 的闭环提升框架,助力其精准定位薄弱环节,明确升级方向。
(二)聚焦个人能力提升夯实团队发展基石
7 月 31 日,榆林学院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斌带来《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生涯规划》专题分享,为员工个人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注入动力。
王斌作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GCDF)、全球生涯教练(BCC),从博物馆行业特性出发,指导工作人员:结合专业素养要求,明确自身在藏品管理、讲解服务、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知识短板与技能提升重点;制定贴合博物馆发展需求的个人成长计划,将个人职业目标与博物馆定级评估、创建 4A 级景区的愿景相融合;掌握职业发展中的核心能力提升方法,包括持续学习、跨部门协作、应急处理等实用技能。
从梁敏老师解码评估体系的细致入微,到张霞教授构建升级框架的高瞻远瞩,再到王斌书记点亮职业路径的循循善诱,系列培训如齿轮般咬合起“标准落地 — 团队成长 — 目标达成” 的完整链条。这既是“全员参与、全面提升”的生动践行,更让黄河文化的守护阵地在专业赋能中积蓄起破茧之力。当每个岗位的微光汇聚成体系化的发展动能,这座博物馆正以培训为舟、以标准为帆,在冲刺国家一级博物馆与 4A 级景区的征程上,既守护着黄河文化的根脉,更驶向文旅融合的新蓝海。